根据三家企业披露的消息,中国石油化工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化)董事长、党组书记傅成玉、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以下简称中石油)董事长、党组书记周吉平到龄退出领导班子。
能源价格机制改革有其复杂性和艰巨性。根据发改委的通知,各省增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立方米下降0.44元,存量气最高门站价格每立方米上调0.04元。

能源价格机制改革是能源革命的关键环节,与国计民生直接相关从售价来看,卡特彼勒的产品并不具备价格优势,我们注重的是产品全生命周期的拥有和运营成本最低。除行业本身的变化外,我们关注到中国的装备制造企业也在逐步做大做强。更长的使用寿命和稳定的产品性能使得卡特彼勒产品性价比更高、更具竞争优势,使得具有长远发展眼光的油气生产企业更倾向于选择卡特彼勒的产品。以发动机等动力设备为中心,有针对性地延伸产品产业链,目的是为了通过相关联产品的有效组合,可以使动力设备价值最大化、性能最优,进一步提升客户满意度。
可以利用这种周期性波动加强企业资源整合,研判市场发展方向和趋势,持续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认可度。记者:您认为行业领先的装备制造公司应该具备哪些基因?马克:从产品本身来看,稳定可靠的产品性能是卡特彼勒最大优势。刘爱英提供给中国能源网的近期检测数据显示:山东地炼成品油在央企出厂的检测合格率汽油为93%,柴油合格率为100%。
山东地炼又怎么了?如果想找人回答这个疑问,被业内称作山东省地炼掌门人的刘爱英是最好的人选。山东地炼经过了这么多年的发展,虽然经历了曲折的过程,也曾遇到过一些困难,但是山东地炼企业的健康发展趋势是没有变化的。刘爱英指出:调油企业的操作与炼油企业的技术管理、设备和工艺完全不同。2015年2月9日,国家发改委发布《国家发展改革委关于进口原油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这让山东地炼仿佛看到了破除掣肘的转机,刘爱英接受中国能源网专访时就表示:我们正在按照国家发改委253号文的要求,组织材料向发改委申报。
直到2015年2月,国家发改委网站挂出《关于进口原油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在刘爱英和地炼企业正着手准备资料进行申报。炼油(单位)综合能耗、单位能量因数能耗都进行了限定。

对于原油进口使用权的使用,刘爱英在采访时强调,按照国家发改委253号文件要求,山东地炼正组织材料向发改委申报,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拿到原油配额之后,具备资质的地炼企业可以向商务部申请原油进口资质,因此并非必须通过原来就具备进口资质的企业转手。未来一切看市场山东省正规地炼企业的生产行为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无论油品质量还是环保要求在按照原来石油部现在两大油的相关标准操作在执行,两桶油也在对山东地炼的成品油进行收购,但油源瓶颈、原油品质、品牌质疑等问题一直让山东地炼企业却一直生长于忧患之中。调油企业搅局当中国能源网问到关于央视曝光事件,刘爱英回答前并没有过多地考虑,那些调油企业和山东地炼不是一回事,不能等同于有资质的正规炼油企业。山东地炼特别是龙头和地方要着力扶持的企业基本符合通知中的要求条款。
在正规的山东地方炼油企业里,包括国有炼厂都要设置调油车间,但功能与非法的调油公司完全不同,调油车间是炼油工艺中的一个必要环节,成品油出厂前对各种馏分经调和、加添加剂后以产品形式,经过严格的质量标准检测之后才能够出厂上市销售。加工损失率、吨油新鲜水耗量和原油储罐容量也需要符合有关要求。但山东已开工地炼企业大面积使用原油替代燃料油成为原料油的趋势,却已成为不争的事实。此外,地炼企业还需具备完善的产品质量控制制度,成品油等炼油产品符合申请时企业所在地施行的国家或地方最新标准。
随着进口原油政策的放宽,山东地炼有望在闯过发展中重重关口后,在成品油价格市场化改革中受益。山东地炼企业所生产的成品油质量没有问题,三大油公司一直在山东地炼企业采购成品油,中石化最多,中石油其次,中海油少一些,这些汽油、柴油品质都符合国家成品油质量标准,三大油公司自己也对采购的油品进行检测,质量能够保证。

每年出自山东地炼企业的成品油70%都是被央企收购,正规地炼企业的成品油在两桶油收购前都要通过收购企业的严格检测。刘爱英对家乡的炼油企业充满信心,但在《关于进口原油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地炼企业获取原油供应也需要具备一定条件:拥有一套及以上单系列设计原油加工能力大于200万吨/年(不含)的常减压装置。
具备与加工能力、原油品质等相匹配的环境保护设施和事故应急防范设施且运转正常,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及总量控制要求,编制并报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近三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等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的条件在通知中有7条,山东地炼企业能否闯过标准这一关?在2013年,由中国石化联合会组织的10名专家到山东地炼企业考察调研,其中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的专家,调研过程中专家就表示,山东地炼企业现在的发展真是不看不知道。与刘爱英这个老板兼掌门的称呼相对应,近年来山东地炼的境遇也确实很江湖:油源短缺、招安玄机、油品升级,哪一样都是难闯的关口。上述《通知》发出后,当前山东地炼企业使用原油炼油的比例已经达到80%左右,这能否成为全面激活山东地炼的救心丸,目前仍待观察。我国目前实行的原油进口配额政策,地方炼厂被高门槛挡住了加工原油资格,山东省的地炼企业只能购买燃料油为原料,油价下跌和需求疲弱导致低廉企业库存增加,为了能够尽快回笼资金而不得不低价出货。在这些企业发展初期阶段,大体制外的特殊身份和显示存在的不规范生产活动,至今让山东地炼在业界也仿佛成了一个符号,这些企业该如何发展外界却思考的不多。刘爱英告诉中国能源网,专家们在实地看了山东地炼企业发展成现在的状态之后都很佩服,其中两桶油对山东地炼企业的生产、管理、设备和产品评价很高,甚至承认在一些方面甚至高于央企的部分炼厂。
2013年10月14日,国家能源局综合司印发了《炼油企业进口原油使用资质条件(征求意见稿)》,其中涉及放开对山东省地方炼化企业加工进口原油的限制,给予原油加工能力在千万吨的非国有企业贸易进口资质。虽然山东地炼企业2014年走的并不轻松,但绕开国内原油供给限制、争取获得国际原油进口使用权的努力却并未停止。
此外,据中国能源网了解,山东的省级、市级和地方监管部门对山东地炼企业实行严格的管理,出厂的成品油质量可以满足在加油站销售。刘爱英曾对外透露,山东地炼企业去年开工率基本低于40%,最低时可达到20%。
对于2015年山东地炼企业经营展望和开工预期,刘爱英认为这完全取决于市场情况,山东地炼与央企、国企不同,我们一直就是在市场中成长并发展起来的,市场需要我们就多炼油,市场不需要炼了也白搭。进口原油新政,表达了国家层面对民企地炼公平看待的一种姿态
刘爱英提供给中国能源网的近期检测数据显示:山东地炼成品油在央企出厂的检测合格率汽油为93%,柴油合格率为100%。对于2015年山东地炼企业经营展望和开工预期,刘爱英认为这完全取决于市场情况,山东地炼与央企、国企不同,我们一直就是在市场中成长并发展起来的,市场需要我们就多炼油,市场不需要炼了也白搭。进口原油新政,表达了国家层面对民企地炼公平看待的一种姿态。但在在那些非法的调油企业手里,调油则成了获利的手艺,添加进去的调油原料也更加丰富,目的就是尽可能加得更多还能够在油品检测时达标,在此情境下甲缩醛混入就顺理成章了。
其实,对汽油进行调和在正规的炼油企业中也会进行,但这与被曝光的调油是完全不同的。对于原油进口使用权的使用,刘爱英在采访时强调,按照国家发改委253号文件要求,山东地炼正组织材料向发改委申报,通过国家发改委审批拿到原油配额之后,具备资质的地炼企业可以向商务部申请原油进口资质,因此并非必须通过原来就具备进口资质的企业转手。
山东地炼企业所生产的成品油质量没有问题,三大油公司一直在山东地炼企业采购成品油,中石化最多,中石油其次,中海油少一些,这些汽油、柴油品质都符合国家成品油质量标准,三大油公司自己也对采购的油品进行检测,质量能够保证。但山东已开工地炼企业大面积使用原油替代燃料油成为原料油的趋势,却已成为不争的事实。
上述《通知》发出后,当前山东地炼企业使用原油炼油的比例已经达到80%左右,这能否成为全面激活山东地炼的救心丸,目前仍待观察。此外,地炼企业还需具备完善的产品质量控制制度,成品油等炼油产品符合申请时企业所在地施行的国家或地方最新标准。
山东地方炼油企业在2015年3月又被顺带拎了出来,调油事件被央视曝光。刘爱英告诉中国能源网,专家们在实地看了山东地炼企业发展成现在的状态之后都很佩服,其中两桶油对山东地炼企业的生产、管理、设备和产品评价很高,甚至承认在一些方面甚至高于央企的部分炼厂。在这些企业发展初期阶段,大体制外的特殊身份和显示存在的不规范生产活动,至今让山东地炼在业界也仿佛成了一个符号,这些企业该如何发展外界却思考的不多。每年出自山东地炼企业的成品油70%都是被央企收购,正规地炼企业的成品油在两桶油收购前都要通过收购企业的严格检测。
刘爱英对家乡的炼油企业充满信心,但在《关于进口原油使用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中,地炼企业获取原油供应也需要具备一定条件:拥有一套及以上单系列设计原油加工能力大于200万吨/年(不含)的常减压装置。山东地炼特别是龙头和地方要着力扶持的企业基本符合通知中的要求条款。
未来一切看市场山东省正规地炼企业的生产行为按照国家标准进行,无论油品质量还是环保要求在按照原来石油部现在两大油的相关标准操作在执行,两桶油也在对山东地炼的成品油进行收购,但油源瓶颈、原油品质、品牌质疑等问题一直让山东地炼企业却一直生长于忧患之中。山东地炼又怎么了?如果想找人回答这个疑问,被业内称作山东省地炼掌门人的刘爱英是最好的人选。
刘爱英向中国能源网透露,在山东的一些非法调油企业里,其实并没有炼油资质。具备与加工能力、原油品质等相匹配的环境保护设施和事故应急防范设施且运转正常,污染物排放符合国家或地方标准及总量控制要求,编制并报备突发环境事件应急预案,近三年未发生较大及以上突发环境事件等获得进口原油使用权的条件在通知中有7条,山东地炼企业能否闯过标准这一关?在2013年,由中国石化联合会组织的10名专家到山东地炼企业考察调研,其中包括中石油、中石化等企业的专家,调研过程中专家就表示,山东地炼企业现在的发展真是不看不知道。 |